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病逝
-
以色列总理阿里埃勒-沙龙以其一贯的强硬作风而著称:硬闯圣殿山、软禁阿拉法特、一直不肯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
计划……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只有胜利、前进,绝无退却、妥协。
然而,这位铁腕人物也有他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他经历了两次婚姻,先后娶了一对姐妹,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他有个温暖的家。
1947年,19岁的沙龙从服役的检查站回到家中,承担起灌溉果园的工作。一天下午,从园外传来女孩们的笑声。沙龙透过枝叶向外张望,一位姑娘牢牢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详细]
医学专家弗雷德曼说,“(沙龙)可能苏醒,而且可能恢复神智”,尽管他不太可能从床上站起来,“从某种程度上
说,病人就是处于‘锁定’状态的人,他的大脑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够理解事物,只是他的肌肉没办法活
动。”
工作人员拿他家人的照片给他看的时候,他的眼睛可以睁开,更令人吃惊的是,当工作人员叫他想象他家里的各种场景时,他的大脑居然做出了相应的回应。神经病学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唤醒中风病人,此次发现又给科学家们
提供了新的病例。[详细]
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沙龙战前设计了16计……这场战争更出名的是出其不意的闪电战,沙龙与时任
国防部长达扬、时任总参谋长拉宾密谋,宣布以军休假之后,偷偷出动196架战机,几小时内摧毁了埃及
260多架飞机……“沙龙完成了现代史上最漂亮的战斗之一。”阿伊克在《沙龙传》中说。[详细]
以色列特种部队,至今烙着深深的沙龙印记。1982年,国防部长沙龙又一次充当特种兵,乔装改扮潜入
黎巴嫩首都,打探情报,为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准备。[详细]
就像战争影片中常见的情景:雅科夫-布甘的下颚伤势严重,但试图救沙龙。沙龙下令叫他自己逃命。布甘
拒绝服从,拖着沙龙走了好几米……沙龙回忆说,那个撤退命令,是他戎马生涯最痛苦的决定。“任何阵亡
或受伤的战士,都不该被抛弃在战场”。[详细]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沙龙率伞兵旅空降至米特拉山口附近,指挥部勉强同意让他派人侦察一下,他拿着
鸡毛当令箭,派摩塔-古尔带着14辆装甲车和3辆坦克去夺取山口,中了埋伏,战死38人,才被救出。古尔
批评沙龙,视战士生命为儿戏。[详细]
达扬要求平民死亡不超过12人。沙龙占领奇比埃,喇叭通知居民撤走,却没有逐屋检查,就炸了村中55
座房子。他报告说平民死亡没超过12人,但村民回来找到70具尸体……沙龙心狠手辣,绰号“屠夫”。[详细]
沙龙曾经与拉宾走得很近,但终究与拉宾式浪漫与理想保持距离,换句话说,他不相信以坚实的土地,换虚无缥缈的和平。沙龙可以接受“以土地换土地”,只谈买卖,或者“以和平换和平”,互许承诺。他坚信,只有彻底把对手打伏在地,才能谈论下一步。[详细]
“对于他来说,总理职务不是负担。没有任何歇斯底里,也没有任何历史感。生命是流动的,他随之流动。圣经、犹太大屠杀、丧亲之痛、法律等令人瘫痪的阴影,甚至他在一个小时之前所说的话都不会使沙龙受到影响。受因于纷争过去的以色列人非常喜欢这一点,这令他们感觉良好。”沙龙为何可以“为所欲为”
在阿里埃尔-沙龙任总理期间,他享受着以色列公众舆论的专享待遇。他被认为不仅超出了左翼或者右翼的划分,而且还超越了正义和邪恶的界限,他置身于任何道德评判范围之外。导致奥尔默特下台的犯罪和腐败的怀疑只是加大了他的受欢迎程度,他对阿拉伯人作出的妥协也是如此。对阿拉伯人作出的妥协曾毁掉了巴拉克的政治生涯、引发了反对拉宾的大肆煽动(最终导致拉宾遭暗杀)。
内塔尼亚胡总理因为享乐主义和掠夺性的资本主义政策的传闻而备受折磨,但这样的批评从未使沙龙的声誉受损,也没有降低人们对他的热爱。在以色列主流媒体眼中,沙龙是不应受到任何批评的。[详细]
“大风浪里来的人,有时倒在波澜不兴处……2004年11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离世,仅仅一年多后,一辈子的冤家、以色列总理阿里埃尔.沙龙中风昏迷,很快“被宣布”政治生命结束,这个戏剧性的转折,让人没法儿不相信,巴以难享和平,是一场“天注定”的人间悲剧。”“在沙龙60多年捍卫和领导以色列的工作中,一些人认为沙龙是顽固的政客,是恶习不改的人权侵犯者,尤其是在侵犯巴勒斯坦人权方面,更令他名誉受损的是,一个由政府任命的调查委员会认为他对1982年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发生的屠杀事件负有间接责任。”沙龙带给以色列人安全感
尽管沙龙无视批评的态度疏远了许多人,但对于身感被围困的以色列人来说,这些特点能吸引他们。沙龙总是能抓住机会,将以色列的安全利益置于最优先位置,他因此被以色列人视作一位会采取必要的决定性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领导人。
但只有很少人预料到了沙龙生涯最具标志性但也是最难解的事件:以色列2005年从加沙单方面撤出。一些人称这可以与尼克松开启中美关系相提并论。尽管沙龙这样做的动机和其随后的计划仍不清晰,他在做出这一决定后不久便病倒了。但他在以色列国家意识里仍是一位重要人物,是1948年一代的最后一位领导人。[详细]
航天员退役后,他们当中有几位很怀念在宇宙的生活,因此撰写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也有些宇航员开始作画,甚至还有一位宇航员把月球上的粉尘当作艺术作品的颜料。推荐阅读
- 上一篇: 青花瓷-周杰伦
- 下一篇: 《爱情公寓4》爆笑开播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主题由该文章作者发表,该文章作者与長大樂忧伤享有文章相关版权。
本帖可能有部分转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请告知,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歉。
本文链接: http://www.ibolg.net/news/yiselie.html,尊重共享,欢迎转载!
分享本文:
呃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